这不是哪个城区饭馆的运营要求,而是临县招贤镇高家庄村日间照顾中心餐厅的拖延标准。盛夏七月,当记者来到这个地处深山小村的日间照顾中心时,不由为它的洁净整齐而惊奇了。
一溜五间的大平房,现已被装饰一新,淡红的门窗显示出一阵阵的暖意。新改造的餐厅内,大约二十几位白叟围坐在几个餐桌前,正在相互谈笑着,品尝着自己的可口午饭。一抹抹笑脸浮上千锤百炼的脸庞,透露出的是沉着、舒适和满足。
“俺们高家庄村全村168户,572口人,985亩犁地。上一年全村农人人均纯收入8000元上下,在当地光景还算不错。”该村党支部委员高志刚介绍:“殷实起来的农人不敢忘记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,这两年就同舟共济着建造日间照顾中心,大伙一同尽力,上一年秋天总算完工了!”
厨房里,定时开关的饭锅正丝丝地冒着热气,不锈钢的灶具光亮铮亮、一干二净,现代化的电冰箱、电热炉、燃气灶、抽油烟机一应俱全。大师傅高俊生在厨房繁忙着,他说:“在照顾中心兼职搞伙食,尽管挣钱不多,但心里快乐,很愿意!”
伙食师傅高俊生月工资只挣1000元,而作为日间照顾中心主管的高志刚却分文不取。自上一年春天以来,高家庄村支部书记高强带领支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,自己投工,贴钱买料,硬是在曩昔粗陋平房的基础上,手搬肩扛,建起了总面积300多平米的日间照顾中心,使得全村26位孤寡白叟有了老有所养的好场所。
敬老孝亲的行动鼓励下,全村人纷繁参加进来。乡民高安平自愿每月免费为照顾中心供给鸡蛋20公斤;乡民高旭明自愿供给照顾中心所需悉数肉类;支部书记高强,自动每月免费供给豆腐20公斤……
乡亲们的倾情投入深深地感染了白叟们。日间照顾中心完工后,这些白叟们自觉自愿组织起来,18位较为年青的白叟自己分组,每组三四人,轮番值日打扫卫生,志同道合要用自己的双手坚持自己的养老居所洁净舒适,给村里尽可能地减轻负担。
趁白叟们进餐的时刻,记者来到屋外。餐厅周围的其他房间,分别是文明娱乐室、读书阅览室、洗衣理发室,而餐厅对过的两间房子,则床布被褥一应俱全,是白叟们的休息室。小小的日间照顾中心,在阳光照射下,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候。